抗 癌
對于癌癥患者來說,放射調理效果與化療副作用是影響調理的考慮因素。
氫氣抗癌是值得嘗試的。首先放化療副作用是非常典型的氧化應激和炎癥反應,而這正是氫氣的拿手好戲;其次會不會影響癌癥的調理效果?雖然從研究證據上看,沒有發現。但為了避免影響可以采用錯峰的策略,就是在放化療調理的間歇期增加氫氣的供應。
這樣一方面可以實現減少副作用的目的,也盡量減少影響到調理效果的可能。
1、對卵巢癌的調理效果
最近來自北京工業大學的研究發現,氫氣分子對卵巢癌的調理效果是由于抑制了CSCs細胞分裂和血管增生。
動物實驗結果發現,6周氫氣吸入能顯著抑制腫瘤生長,腫瘤體積平均縮小32.3%,Ki67表達下降30%。氫氣治療能使CD34表達減少74%,說明氫氣的抗血管新生作用。
氫氣調理能顯著抑制癌細胞Hs38.T 和 PA-1在動物體內的增殖、浸潤、轉移和克隆形成。

2、對皮膚鱗狀細胞癌的調理效果
最早在1975年,美國一項研究發現高壓氫氣對皮膚鱗狀細胞癌具有調理作用。
該研究將荷瘤小鼠暴露在8個大氣壓97.5%氫氣連續2周,結果發現對腫瘤的控制作用非常明顯。經過第一個10天調理的小鼠腫瘤就發生了改變,主要表現為腫瘤組織變成黑色,有的體積縮小,有些根部萎縮脫落,動物沒有表現任何不好的后果。

3、對肺癌的調理效果
來自河北醫科大學的研究表明,氫氣能抑制癌細胞增殖和轉移,也能促進細胞發生凋亡。
動物實驗發現氫氣治療可以顯著減少腫瘤質量,提示氫氣對肺癌具有調理作用。這種作用和氫氣能下調染色體結構維持蛋白3有密切關系。這給氫氣調理肺癌提供了理論支持,說明氫氣對肺癌臨床應用有潛在應用前景。
4、對氧化應激的調理效果
氫氣是一種對抗氧化應激的完美工具。氫氣不僅可能成為癌癥等慢性病的理想調理工具,也能消減急性炎癥之火。
急性炎癥是急性氧化應激表現的一種情況,還可能出現劇烈運動、組織缺血再灌注、手術出血和器官移植等多種情況;慢性持續性氧化應激則和許多生活方式疾病、衰老和癌癥等慢性病密切相關。
氫氣調理疾病的正式研究從2007年開始,是日本醫科大學太田成男教授課題組發現氫氣具有選擇性抗氧化作用,對腦組織缺血再灌注損傷具有調理作用。
和其他抗氧化劑不同,氫氣的分子量非常小,沒有極性,在生物組織內可以暢行無阻自由擴散,這賦予氫氣有其他抗氧化劑所沒有的獨特風格和優勢,甚至是氫氣產生廣泛生物學效應的重要基礎。
有報道認為人類腫瘤細胞比正常細胞能產生更多活性氧,許多癌癥細胞存在氧化應 激水平高的情況。
因此能降低活性氧的策略都可能具有調理癌癥的潛力。

5、氫氣調理癌細胞的證據
氫氣具有抑制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的作用,這種VEGF是促進腫瘤血管生長的重要信號,一種著名的抗癌藥物正是阻斷這種細胞因子的功能,減少腫瘤血管的生長實現調理腫瘤的目的。
科學家也發現,氫氣能抑制人類舌癌細胞HSC-4和人類纖維肉瘤細胞HT-1080生長,但不影響正常人類舌上皮細胞DOK生長。提示氫氣對某些癌細胞生長抑制有特異性。
氫氣也能保護放射線誘導BALB/c小鼠胸腺瘤,作用基礎是氫氣減少了射線誘導自由基導致的體細胞突變。
氫氣能降低基質金屬蛋白酶MMP基因表達,MMP是重要的組織功能蛋白,利于腫瘤細胞的轉移和促進血管新生。這提示氫氣對減少腫瘤生長和轉移都具有潛在作用。
最新研究發現,3個月化療期間每天高濃度氫氣吸入能減少四期大腸癌患者CD8陽性細胞的耗竭程度,提高患者自身免疫抗腫瘤活性,延長患者無進展生存時間,提高患者生存率。
